轉載|權威發布!《安徽省村莊規劃報批審查要點》來了
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報批審查要點的通知
皖自然資規劃〔2021〕5號
各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:
為指導和規范全省“多規合一”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及報批工作,省廳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》及有關法律法規、政策文件,制定了《安徽省村莊規劃報批審查要點》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執行。執行中如發現問題,請及時將意見建議反饋廳國土空間規劃處。
聯系人:黃蓮 0551-62553108
2021年8月17日
安徽省村莊規劃報批審查要點
為指導各地準確把握“多規合一”實用性村莊規劃(以下簡稱村莊規劃)編制、審批相關要求,規范村莊規劃報批成果,特制定本審查要點。
一、審查依據
1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》
2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》
3.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》
4.《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》(自然資辦發〔2019〕35號)
5.《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〈國土空間調查、規劃、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(試行)〉的通知》(自然資辦發〔2020〕51號)
6.《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》(自然資辦發〔2020〕57號)
7.《安徽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(試行)的通知》(皖自然資〔2020〕63號)
二、審查內容
(一)成果完整性審查
1.上報審批的村莊規劃成果,應包含文本、圖件、數據庫和附件。
其中,附件應包括駐村調查情況統計、村民參與規劃記錄、村民委員會審議意見、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的決議、專家論證意見和相關部門意見采納情況及理由、規劃批前公示材料。涉及村莊搬遷撤并的,需提供利益相關村民同意意見的材料。
(二)內容合規性審查
2.底圖底數。是否采用“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”,高程系統是否采用“1985國家高程基準”,是否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、最新地籍調查數據等成果為基礎,底圖底數按照自然資源部規定的基數轉換規則進行轉換。
3.約束性指標。是否落實上位及相關專項規劃、相關政策要求的各類約束性指標。一是上位規劃或上級下達的有關約束性指標,二是相關專項規劃提出的有關指標;三是有關政策、技術標準明確的指標等。
4.村域管控。
(1)是否落實了永久基本農田、生態保護紅線等控制線的空間邊界與坐標定位。是否劃定了村莊建設用地邊界,明確其空間分布與坐標定位,涉及到建設用地規模增加的,其依據是否充分。
(2)是否根據需要,劃定了鄉村歷史文化保護線,制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明確保護范圍和保護要求;是否劃定了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風險控制線,明確其空間分布。
(3)是否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設施的空間分布。
5.村莊建設用地布局。
(1)建設用地布局是否規避了地質災害易發、行洪泄洪、抗震等不利地段,無法避讓的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。
(2)建設用地控制性指標是否完善,是否滿足鄉村規劃許可管理要求。農民集中居住等規劃重點區域是否制定了總平面圖。
(3)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是否明確了建設規模與布局,是否符合國家、省規定的配置標準,是否與人口規模和分布相匹配。
(4)是否合理劃定了宅基地建設范圍,確定了宅基地規模和布局等管控要求。
(三)方案合理性審查
6.村莊發展定位和目標。村莊發展職能(定位)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修復、人居環境整治目標和任務等是否切實可行。
7.規模預測。人口規模預測是否符合城鎮化趨勢和規律,是否分解到各村莊居民點,是否符合實際,避免盲目做大人口規模。
8.鄉村產業發展。是否合理確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總量,產業業態是否符合相關政策規定,產業發展用地布局、用途、強度是否合理可行。
9.特色風貌塑造。
(1)是否尊重鄉村自然地理格局,不挖山、不填湖、不毀林,不破壞鄉村自然風光和田園景觀;是否提出整體風貌保護方案和村莊景觀風貌控制要求,明確村莊重要公共建筑、村口等重要節點風貌。
(2)是否提出村莊自建房的風貌管控要求,倡導地域特色農宅建筑,不搞山寨洋建筑,不搞排列單調呆板的“兵營式”布局,新建農房一般不超過3層。
10.人居環境和土地綜合整治。是否根據村莊的特點,提出明確可行的人居環境整治要求、措施和具體建設內容。土地綜合整治是否確定了整治范圍,并將整治任務、指標和布局要求落實到具體地塊。
11.近期實施項目。是否制定了近期建設項目(工程)表,項目類型、建設規模、建設時限等是否切實可行。
三、其他要求
按照因地制宜、實事求是原則,從嚴審查規劃成果內容。對重點發展或需要進行較多開發建設、修復整治的村莊,編制綜合性村莊規劃的,規劃成果應當按照上述內容進行審查。對較少開發建設或只進行簡單的人居環境整治的村莊,編制簡單性村莊規劃的,應重點審查生態保護紅線、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、村莊建設邊界、鄉村歷史文化保護線、地質災害和洪澇災害風險控制線、建設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要求等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