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
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
《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》
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
提出
到2020年,全省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20個左右,探索建立政府主導、部門協同、上下聯動、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;
到2025年,推廣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100個左右。
《意見》部署
部署了編制村莊規劃、制定實施方案、開展農用地整理、推進建設用地整理、實施鄉村生態保護修復五項主要任務。
《意見》強調
要按要求組織統籌編制村莊規劃,將整治任務、指標和布局要求落實到具體地塊;以耕地保護為重點,實行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,嚴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開墾,整治區域內新增耕地面積原則上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積的5%;有序開展農村宅基地、工礦廢棄地以及其他低效閑置建設用地整理,強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管理,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,并注重保護好傳統村落等歷史文化元素;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要求,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地質災害防治、廢棄礦山治理、污染土壤修復等生態修復工程,加強古樹名木保護,推進鄉村國土綠化,優化調整生態用地布局,提高防御自然災害能力,建設美麗鄉村。
《意見》要求
嚴格規范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調整和規劃管理,在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布局調整并將數據匯交自然資源部、農業農村部更新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后,方可依法使用調出的永久基本農田地塊;保障鄉村振興建設用地,探索農村零星分散用地管理新機制,提高鄉村產業供地的效率和靈活性;用好指標流轉,所得收益用于脫貧攻堅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高標準農田建設、鄉村振興等。
《意見》強調
要維護群眾權益。加強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中涉及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農民承包經營權等權屬管理,在村莊規劃編制、整治項目建設、拆遷安置中,要充分聽取農民的意見,保障村民的知情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。加快推進農村房地一體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,明晰產權歸屬,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。
文章轉載自: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公眾號